首页>资讯 > >正文
化妆品“真瓶装假货”,考验监管更考验消费者定力_天天要闻
2023-06-29 15:48:51来源:澎湃新闻

马上评|化妆品“真瓶装假货”,考验监管更考验消费者定力

曾听闻卖假酒的用原瓶装假酒,没想到这种偷梁换柱之术如今用在了化妆品领域。近日,“3000元化妆品用完后空瓶竟卖300元”的话题引发热议,说的是大牌护肤品的包装被人拿去重新灌装成所谓“复刻版”,再以远远低于正品的价格售卖。


(资料图)

比如,在1688批发平台,一个店铺出售的海蓝谜面霜只卖47元,同款正品官方售价4520元。赫莲娜黑绷带面霜也是重点复刻对象,同平台另一个店家所谓“新版赫莲娜黑绷带面霜50ml”,官方售价3780元,店里只卖32元,量大更便宜。

那些直接鱼目混珠的店家,会对品牌LOGO做模糊处理,详情页上也不写清楚东西的来源,用的名字全是非常相近的字,海蓝之谜写成“海蓝之迷”,菁纯写成“精纯”,赫莲娜写成“赫莲那”,堪比当年仿冒康师傅的“康帅博”。这么一对比,那些能直接打出复刻旗号的商家都算“良心”了,至少还明着告诉消费者它是仿品。

相比于可疑的面霜成分,包装瓶却是真的不能再真了。大牌化妆品的空瓶回收已经成了一门火热的生意,去年,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民法院公布了一起化妆品“真瓶装假货”的售卖案件,涉案团伙就是从二手闲置交易网站购买大量正品化妆品的空瓶,再将正品化妆品掺假稀释后灌装售卖,非法所得高达3100万元。

消费者有没有办法辨别真假呢?很难。尤其是真瓶装假货的那种,现在已经有了生产—售卖—虚假防伪查询的完整闭环链路,假货在包装、商标上与正品高度相似,甚至正品配方也有专门的研制团队,再伪造品牌授权书、假冒批号及溯源码,别说消费者辨别不清,就算是所谓“专柜验货”“成分鉴定”也未必可靠。

当然,也并非全无痕迹可查。比如,可以看保质期。包装瓶、包装盒虽然是原装,但毕竟是别人用完了再回收的,所以上面的保质期不可能是新鲜日期。但这也不完全靠谱,因为有可能卖家就是以接近保质期或刚过保质期为借口,解释为什么可以低价销售,反而显得更“真”了。

这个时候,就考验消费者自己的定力了。我们无法从成分和包装上辨别真假,至少可以通过销售渠道和消费常识来判断。大牌化妆品价格不菲,几千上万的东西,却以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的价格卖,卖假的敢说,买假的也得敢信。

不排除有这样一些消费者,他们其实并不特别在乎瓶子里装的是什么,只要瓶子是真的就行,用不起真大牌,低价买个高仿,再晒个朋友圈,仿佛也有了“高端”的派头。要不为什么明知高仿包包是标准的假货,但仍然是很多人的心头好呢?背出去的不是包,而是硬充起来的面子。

正如一些科普工作者解读的,购买护肤品最重要的是成分,而不是看品牌,应该买对的,而不是买贵的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爱好假货的消费者和那些对外高价销售空瓶的消费者,也都构成了制假售假链条的重要一环。

但不管消费者是轻信上当还是主动迎合,监管部门不能听之任之。市场虽然庞大,但媒体能轻松从平台上发现问题,监管部门没理由看不见。事实上,扬州那起案件的破获,就是从二手交易平台上的化妆品空瓶交易为线索追踪的,办案民警介绍说,他们最开始就是奇怪“消费者平常买化妆品的空瓶有什么用呢?我们就根据这条线索,发现两拨购买空瓶的量比较大,价值达上百万、上千万元,于是就顺着这条线继续往下追,发现了两个制假售假的团伙。”

如此看来,对化妆品包装也需要下些工夫。比如,是不是可以向白酒行业学习,设计成一次性的,用过即废,减少真瓶装假货的可能,从而增加造假成本。

另外平台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,那些公然打出来的“复刻”“仿制”的旗号,那些页面上改个同音字或加个星号、斜杠或空格以傍名牌的做法,平台也当有更有效的手段提前干预。总之,假的真不了,对那些明显低于市场价的售卖者,理当重点关注和审核。

标签:

相关新闻